共收錄195條
胃急性擴張
胃急性擴張(acute dilatation of stomach)是指胃和十二指腸內由於大量氣體、液體或食物瀦留而引起胃和十二指腸上段的高度擴張。Rokitansky於1842年首先描述了1例胃急性擴張病人的屍檢結果,Fagge於1873闡述了胃急性擴張的臨床特徵及其治療,從此開始了人們對這種疾病...
胃潰瘍性穿孔
急性穿孔是胃潰瘍最常見的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因潰瘍穿孔而住院治療的病例占潰瘍病住院治療的20%左右。有報道,胃潰瘍穿孔的病死率為27%,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超過80歲病死率可迅速上升。病死率與穿孔後手術治療的時間長短有關,據報道穿孔6h後才行手術者,則術後病死率迅速增加。胃潰瘍性穿孔的病因(一)發病...
胃梅毒
胃梅毒(syphilis of stomach)是由於梅毒螺旋體侵犯胃壁所致,是一種罕見的胃疾病。胃梅毒的病因(一)發病原因胃梅毒由梅毒螺旋體侵犯而引起。(二)發病機制病變開始在胃黏膜下層。早期梅毒即可使胃壁受累,但多數為一過性,第二期梅毒胃黏膜病理變化沒有特異性。胃部病變主要是三期梅毒引起,表現為...
胃內隔膜
胃內隔膜臨床上罕見。黏膜隔膜發生在胃竇或幽門,並且環繞胃壁走行,可使胃竇末端狹窄,但不閉鎖胃腔。該膜為鱗狀上皮或柱狀上皮。胃內隔膜的病因(一)發病原因由於先天發育異常,胚胎早期消化道空化過程異常所致。隔膜多位於幽門前1.5~3cm處,或接近幽門處,也有時同時發生兩個,另一個距幽門數厘米處遠在十二指腸...
胃黏膜脫垂
胃黏膜脫垂(prolapse of gastric mucosa)是由於異常鬆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過幽門管脫入十二指腸壺腹部,臨床上以後者多見。胃黏膜脫垂的病因(一)發病原因當胃竇部有炎症時,黏膜下的結締組織變為鬆弛,胃黏膜和黏膜下層水腫、增生、肥厚,形成增生、冗長的黏膜皺襞。同時胃蠕動增...
胃切除後吸收不良綜合征
大多數胃切除病人恢復較好,但胃切除後病人吸收不良、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常見,出現胃切除後吸收不良綜合征(postgastrectomy malabsorption syndrome)。胃切除後吸收不良綜合征的病因(一)發病原因胃切除後影響消化道吸收的病因:1.胃技能受損與胃排空加快。2.餐後膽胰分泌不...
胃型哮喘
胃食管反流是消化道疾病的一種表現。由於胃液酸性物的刺激,可導致食管炎、上呼吸道炎等疾病。當胃液吸入氣道可引起哮喘發作。動物試驗結果表明,即使吸入少量胃液也可刺激氣道受體而誘發哮喘。在哮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癥狀的發生率為45%~60%;胃燒灼熱感癥狀約77%,反酸感覺者約55%。任何可致食管下段括約肌...
胃真菌病
真菌的存在極為廣泛。空氣、水及食物中常有無數真菌,人類的口腔、胃及腸道中也常有其蹤跡。平時僅為一種無害的寄生,但在胃黏膜局部血循環障礙或免疫力減退時,可引起胃炎或潰瘍,甚至有穿孔及竇道形成。胃真菌病的病因(一)發病原因能引起胃真菌病的主要菌種是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和麴黴菌(...
胃瀦留
胃瀦留(gastric retention)或稱胃排空延遲(delayed gastric emptying)是指胃內容物積貯而未及時排空。凡嘔吐出4~6小時以前攝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時以上,胃內殘留量>200ml者,表示有胃瀦留存在。本病分為器質性與功能性兩種,前者包括消化性潰瘍所致的幽門梗阻,及...
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物質,多數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雖然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缺乏時,可引起維生素缺乏症。維生素缺乏的病因1、維生素A(視黃醇)功能:與視覺有關,並能維持粘膜正常功能,調節皮膚狀態。幫助人體生長和組織修補,對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禦細菌以免感染,保護上皮組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