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新生兒發熱  

疾病概述

正常新生兒的肛溫在36.2度-37.8度間,腋下溫度在36度-37度間;新生兒肛溫超過37.8度,腋溫超過37度,即為發熱。新生兒體溫超過40度,可以引起驚厥發作,甚至造成腦損傷,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汗腺組織發育也不完善,特別是早產兒和出生10天以內的新生兒,對熱的耐受程度和反應強度均較成人差許多,因此,在保暖過度、包裹過多、或在夏季室內溫度過高(大於30度)時,即可引起新生兒體溫上升;有些出生2-3天的新生兒,由於母親乳汁不足,又未給孩子飲水或喂其他乳製品,而環境溫度又較高或包裹較多,孩子就會出現體溫升高、脫水、體重下降、尿少、煩躁不安等表現,稱為「新生兒脫水熱」;最危險的是,在冬春寒冷季節,有些家長怕孩子著涼,給孩子穿衣捂被過多,甚至把頭面部也緊緊包裹捂蓋,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可使孩子體溫一直上升大於40度,引起驚厥(或稱抽搐),重者昏迷,稱為「捂被綜合症」。因此,在餵養和護理新生兒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新生兒的這些生理特點,以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當然,新生兒發熱也有一些是因疾病所致,特別是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各種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臍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以及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新生兒感染性疾病除可引起發熱外,還應有其他的異常表現,家長應仔細觀察,如:精神不好或煩躁不安,吃奶減少或拒奶、嗆奶,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規則,體溫高而四肢發涼、皮膚發花,甚至出現面色發青、呼吸暫停、驚厥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疾病原因

1.非感染性發熱 在新生兒室內非感染引起的發熱很常見。

(1)環境溫度過高或衣著過多:體溫中樞調節失調,在熱環境中,尤其在夏天室內環境溫度接近30℃時,體溫升高。生後2~3天因母乳不足,攝入水分較少,環境溫度較高,可發生脫水熱。冬季衣被捂蓋過多,可引起捂熱綜合征而發生過高熱。

(2)散熱障礙:由於廣泛性魚鱗病、廣泛性皮炎、無汗腺症或包蓋太嚴過厚所致的散熱障礙等。新生兒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可長期發熱。

(3)疾病影響:如白血病、血管內栓塞、燒傷、骨折、血腫、腹腔或胸腔內血液的吸收等。另外如患兒出現核黃疸(黃疸過重引起的腦病),顱內出血(產傷)後遺症均可引起發熱。

(4)生物製劑或藥物反應:如血清、菌苗、異體蛋白或某些藥物(如磺胺類、巴比妥類等)過敏。

2.感染性發熱 新生兒發熱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兒感染。如產前感染、羊膜早破、不潔的陰道檢查等,多於產後1~2天即出現發熱。產後感染多發生在生後1周左右,常見肺炎,敗血症、臍炎、膿皰疹或膿腫。

發熱是臨床經常遇到的問題,兒科醫生首先應考慮是否有感染,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原蟲類等引起的新生兒感染性疾病,都可引起發熱。嚴重感染時,在新生兒體溫常常反而不升。  

疾病分類

婦產科  

ADVERTISEMENT

治療方案

1.了解母乳量及喂水量是否足夠,入量不足者應加喂糖水並酌情補液,觀察體溫是否下降。

2.檢查室溫、暖箱溫度或暖水袋溫度是否太高,適當調整後,觀察體溫是否下降。

3.檢查有無感染病灶,針對病情給予抗生素治療。  

保健貼士

1、新生兒不適合用酒精擦身。當新生兒體溫達39℃以上時,可以給他枕上冷水袋,以防過高的溫度對大腦造成傷害。

2、比如新生兒吃奶、哭鬧後,就如同成人剛做了劇烈運動後全身發熱一樣,體溫也會升高。但這種升高一般不會超過38℃,且孩子其他狀況均無異常,此時就不要緊張,等孩子平靜後再試表,體溫一定在正常範圍。

新生兒發熱9866


<< 新生兒肺不張 新生兒低血糖症與高血糖症 >>

新生兒發熱相關圖片

新生兒發熱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新生兒發熱
新生兒發紺
新生兒溶血病
同種免疫性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新生兒中性粒細胞增多
新生兒震顫
新生兒月經
新生兒心力衰竭
新生兒脫髮
新生兒四肢抖動
新生兒吮乳無力及減少
新生兒手足徐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