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有腫塊是指在腹部檢查時可觸及到的異常包塊。腹脹即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適。兩種癥狀一起出現可見與心臟,肝膽,胰腺的問題。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的原因

見於急性膽囊炎,胰腺癌,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心力衰竭等疾病。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的診斷

急性膽囊炎. 患者常有發熱、寒戰、噁心、嘔吐、腹脹及右上腹腫塊,劇痛。

胰腺癌40歲以上的患者臨床上出現頑固性的上腹脹,中上腹部腫塊,上腹痛毗及進行性的體重減輕。

胰腺囊腫:伴有上腹痛或不適感,餐後腹脹,噁心嘔吐,食慾缺乏等消化不良癥狀或有血糖尿糖增高。

急性病毒性肝炎:右上腹部腫塊、脹痛,皮膚鞏膜發黃,小便色黃,食慾減退,腹脹、噁心嘔吐、厭油,可伴有畏寒、發熱、乏力。

肝硬化:上腹部包塊、壓痛;腹脹,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疲倦乏力,腹瀉;鼻衄、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瘀點,面色黝黑,蜘蛛痣,手掌發紅如豬肝色;發熱,皮膚鞏膜發黃,腹壁血管顯露,腹水,多有肝炎病史。

心力衰竭:左上腹部包塊,壓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勞累後發生或端坐呼吸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口唇面部紫紺,倦怠乏力,胸悶心慌;雙下肢水腫或有腹水或全身浮腫。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的鑒別診斷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的鑒別診斷:

一、右上腹部腫塊

(一)肝臟腫大

ADVERTISEMENT

如肝炎、肝膿腫、肝臟腫瘤等。

(二)膽囊腫大

如急性膽囊炎、膽囊積水、膽囊積血、淤膽性膽囊腫大、膽囊癌等。

二、中上腹部腫塊

(一)胃部腫塊

如潰瘍病、胃癌及胃部其它良惡性腫瘤、胃石症等。

(二)胰腺腫塊

如急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三)肝左葉腫大

(四)腸系膜與網膜腫塊

如腸系膜淋巴結結核等。

(五)小腸腫瘤

如小腸惡性淋巴瘤、小腸癌。

(六)腹主動脈瘤。

三、左上腹部腫塊

(一)脾臟腫大

如肝硬化、遊走脾等。

(二)胰腺腫瘤

四、左右腰部腫塊

(一)腎臟疾病引起的腫塊

如腎下垂、腎積水、腎積膿、腎臟腫瘤等。

(二)嗜鉻細胞瘤

五、右下腹部腫塊

(一)闌尾疾病

如闌尾周圍膿腫等。

(二)回盲部腫塊

多見於回盲部結核、克羅恩病、盲腸癌。

(三)大網膜扭轉

(四)右側卵巢腫瘤

六、中下腹部腫塊

可見於膀胱腫瘤、膀胱憩室、子宮腫瘤。

七、左下腹部腫塊

可見於潰瘍性結腸炎、直腸、乙狀結腸癌、左側卵巢囊腫等。

八、廣泛性與不定位性腫塊

常見的病因有結核性腹膜炎、腹型肺吸蟲病、腹部包蟲囊腫、腹膜轉移癌、腸套疊、蛔蟲性腸梗阻、腸扭轉等。

急性膽囊炎. 患者常有發熱、寒戰、噁心、嘔吐、腹脹及右上腹腫塊,劇痛。

胰腺癌40歲以上的患者臨床上出現頑固性的上腹脹,中上腹部腫塊,上腹痛毗及進行性的體重減輕。

胰腺囊腫:伴有上腹痛或不適感,餐後腹脹,噁心嘔吐,食慾缺乏等消化不良癥狀或有血糖尿糖增高。

急性病毒性肝炎:右上腹部腫塊、脹痛,皮膚鞏膜發黃,小便色黃,食慾減退,腹脹、噁心嘔吐、厭油,可伴有畏寒、發熱、乏力。

肝硬化:上腹部包塊、壓痛;腹脹,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疲倦乏力,腹瀉;鼻衄、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瘀點,面色黝黑,蜘蛛痣,手掌發紅如豬肝色;發熱,皮膚鞏膜發黃,腹壁血管顯露,腹水,多有肝炎病史。

心力衰竭:左上腹部包塊,壓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勞累後發生或端坐呼吸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口唇面部紫紺,倦怠乏力,胸悶心慌;雙下肢水腫或有腹水或全身浮腫。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及早預防,去除病因。

2、積極治療原發病。

參看

  • 小兒肝母細胞瘤
  • 先天性肝囊腫
  • 小兒急性膽囊炎與膽管炎
  •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
  • 急性膽囊炎
  • 胰腺癌
  • 病毒性肝炎
  • 胰腺囊腫
  • 小兒急性膽囊炎
  • 肝硬化
  • 痃癖
  • 肝著
  • 膽脹
  • 鼓脹
  • 中滿
  • 水臌
  • 蟲積
  • 蟲臌
  • 痞氣
  • 腹部癥狀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7705


<< 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帶感」 上腹部壓痛 >>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相關圖片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上腹部腫塊及腹脹
腹部腫塊
腹部可觸及巨大柔軟腫物
上腹部包塊
左下腹部可觸及壓痛性包塊
便秘伴腹部包塊
下腹部鈍痛和酸脹感
下腹部包塊
孕婦腹部硬塊
額部腫塊
肺部腫塊
進行性頸部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