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諸骨骼中距骨是惟一一塊無肌肉起止的骨骼,僅有滑膜、關節囊和韌帶相連,因此血供較差,不癒合及無菌性壞死者多見。此種損傷的發生率在足部骨折中約佔1%左右,雖十分少見,但所引起的問題較多,屬臨床上為大家所重視的難題之一。

距骨分為頭部、頸部及體部;頭部與舟骨構成距舟關節,後方為較窄的距骨頸;距骨體位於後方,不僅體積最大,上方以滑車狀與脛骨下端構成踝關節,此處為力量傳導最為集中的部位,易引起損傷。 距骨表面有60%左右部位為軟骨面所覆蓋,上關節面邊緣部分亦有軟骨延續,距骨可在「榫眼」內向前後滑動的同時,亦可向左右傾斜及旋轉活動。距骨體的後方有一突起的後結節,如在發育中未與體部融合時,則形成游離的三角形骨塊,周邊部光滑,常可見於X線平片上,易與撕脫骨折相混淆。距骨無肌肉附著,但與關節囊及滑膜相連,並有血管伴隨進入,如在外傷時發生撕裂,則易因血供中斷而引起缺血性壞死。

距骨骨折脫位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常為壓縮擠壓暴力所致。

(二)發病機制

大多系高處墜下時的壓縮、或擠壓暴力所致;尤以足背伸時更易引起。此時以距骨頸部骨折為多發,次為距骨體骨折。足處於中間位時,多導致距骨體骨折,而足跖曲時則距骨後突骨折多見。類同的暴力尚可引起距骨的脫位。

距骨骨折脫位的癥狀

踝部腫脹、劇烈疼痛、觸疼明顯,主動的關節活動消失,下肢負重障礙。

距骨骨折一般分為以下5型:

1.距骨頭骨折:多呈粉碎狀,較少見(圖1)。

2.距骨頸骨折:較多發,視骨折情況不同又可分為(圖2)。

(1)單純距骨頸骨折,不伴有脫位征者。

ADVERTISEMENT

(2)伴距骨體後脫位的距骨頸骨折,此型較複雜,後期問題亦多。

3.距骨體骨折:亦可分為3型(圖3):

(1)無移位的距骨體骨折。

(2)有移位的距骨體骨折。

(3)粉碎性距骨體骨折。

4.距骨後突骨折:易與三角骨塊相混淆(圖4)。

5.距骨軟骨骨折:多為較輕的暴力所致,尤為扭曲情況下受到撞擊暴力時易發生。

一般多無困難,可依據患者的外傷史、臨床癥狀及X線平片(正位、側位及斜位)加以確診。其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踝關節的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壓痛點局限於踝關節下方,且與骨折分型的部位與骨折線的走行相一致。除距骨後突骨折者外,下肢負重功能多有障礙。

距骨骨折脫位的診斷

距骨骨折脫位的檢查化驗

X線檢查、正位、側位及斜位片能夠確診。

距骨骨折脫位的併發症

1.距骨缺血性壞死 由於距骨的血供特點,此種併發症較為多見,尤以距骨全脫位者發生率更高,應重視。

(1)早期: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可採取避免負重,局部制動及活血藥物治療,必要時亦可採取距骨鑽孔術以求導入血供。

(2)後期:需將壞死骨部分或全部切除,而後植入人工距骨,或行Blair手術,或脛跟融合術。

2.創傷性關節炎 亦較為常見,尤以複位不佳者。亦可繼發於距骨

缺血性壞死之後。

(1)早期:減少或不負重,踝關節可使用鋅氧膏或護踝制動。

(2)後期:多需關節融合術,酌情施以跟距關節、三關節或四關節融合術;後者儘可能少用,或作為最後一次的手術選擇。

3.距骨假關節形成 多見於距骨體骨折,此時如脛距關節正常或近於正常,可行跟距關節或三關節融合術。如脛距關節有咬合變異或伴有損傷性關節炎時,則需行四關節融合術。

距骨骨折脫位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應根據骨折的類型及具體情況不同,酌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無移位的骨折 一般選用小腿石膏功能位固定6~10周。於固定期間,如局部腫脹消退致石膏鬆動,可更換石膏。

2.可複位的骨折 原則上是在手法複位後以小腿石膏制動,並按以下不同骨折類型處理。

(1)距骨頸骨折:牽引下將足跖屈,並稍許內翻,再向後推進以使骨折複位。但跖屈位不宜超過120°,以小腿石膏固定2~3周,換功能位小腿石膏繼續制動6~8周。

(2)伴有距骨體後脫位的距骨頸骨折:徒手牽引下(必要時跟骨斯氏釘牽引),使足部仰伸及外翻,以使脛距間隙增寬及松解跟骨載距突與距骨之間的交鎖,從

而有利於距骨體的還納。與此同時術者用拇指將距骨向前推移,當感到已還納原位後,即逐漸將足跖屈,並在此位置上行小腿或大腿石膏(後者用於移位明顯者,

膝關節亦維持於微屈位)固定,3~4周後更換功能位石膏,再持續6~8周。

(3)輕度距骨體壓縮骨折:持續牽引3~5min,而後以小腿石膏功能位固定之。

3.無法閉合複位的骨折 指手法複位失敗及粉碎性骨折等多需開放複位,並酌情行內固定術(圖5,6)。其術式分為:

1.單純開放複位術 對因關節囊等軟組織嵌挾所致者,可利用長螺釘、克氏針等予以固定。內固定物尾部應避開關節面,或將其埋於軟骨下方。

2.關節融合術 新鮮骨折亦可選用。

手術適應證:凡估計骨折損傷嚴重、局部已失去血供、易引起距骨、尤其距骨體部無菌性壞死者,應考慮及早融合。在臨床上常見的類型有:①距骨體粉碎性骨折:此種類型不僅易引起距骨體的缺血性壞死,且更易造成創傷性關節炎,因此可於早期行融合術。②開放性骨折者:如發現周圍韌帶及關節囊大部或全部撕裂者,提示無菌性壞死幾率高,亦應行融合術。③手法複位失敗者:多系錯位嚴重的骨折,此時軟組織的損傷亦多較嚴重,易引起距骨的缺血性壞死。

術式選擇:目前常用的術式包括:

(1)Blair手術:即將距骨體切除,而後使脛骨下端與殘留的距骨頸及前方的骨頭部一併融合,並取骨松質(多為髂骨)置於原距骨體處。再用克氏針自足跟部向上插至脛骨內固定。術畢以下肢石膏制動12周左右,俟其骨性融合後開始負重(多在4個月左右)。

(2)脛跟融合術:即將距骨體取出後,使脛骨下端直接插嵌於跟骨上方。此為較古老的手術,由於縮短了肢體的長度及使踝關節完全骨性融合等不愉快的後

果,已不再受人歡迎。

(3)跟距關節融合術:即於早期就將跟骨與骨折的距骨體融合,以便於通過跟骨向距骨增加血供來源而改善距骨的供血狀態,從而降低距骨頭的無菌性壞死率。適用於複位滿意而血供較差的距骨體及距骨頸骨折者。

(二)預後

距骨骨折脫位經治療癒合後,常會發生無菌性壞死及創傷性關節炎,致使踝關節功能發生不同程度障礙。

參看

  • 骨科疾病

距骨骨折脫位3858


<< 距骨後外結節骨折 距骨骨折 >>

距骨骨折脫位相關圖片

距骨骨折脫位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距骨骨折脫位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脫位
寰椎骨折脫位
頸椎骨折脫位
無脊髓損傷的頸椎骨折脫位
先天性橈骨小頭脫位
月骨脫位及月骨周圍脫位
伴齒狀突骨折的寰樞椎前脫位
頸椎骨折伴脫位的損傷
尾骨骨折與脫位
尺骨下1/3骨摺合並下尺橈關節脫位
尺骨上1/3骨摺合並橈骨頭脫位